简体中文

    《中国医生》张建珍专访:纪录片也有“观众意识”

    2021-02-18

    《中国医生》张建珍专访:纪录片也有观众意识

    以下文章来源于大学生国际纪录片大赛,作者NEXTWAVE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纪录片《中国医生》总导演,影视传播研究学者,导演,电视制作人,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市场评估部CTR专项研究部栏目综合评价专家。

    有超过20年的电视节目制作和管理经验;率先将海外节目模式研发及制作体系引进中国,曾担任数十档节目的总导演或模式制作人,并担任中央电视台及多家省级卫视的专家顾问。代表做:纪录片《中国医生》、《中国医生战疫版》制片人、总导演;CCTV-4《世界听我说》第1-4季、浙江卫视《因为是医生》总导演;CCTV-3《幸福账单》、安徽卫视《我们的法则》等节目模式制作人。

    NEXTWAVE:疫情期间您导演了《中国医生》这部影片,在本届作品中也有两位学生的作品与疫情相关,一部是《手机里的武汉新年》,成片素材全部来源于短视频平台,想问一下您如何看待这样的创作方式呢?UGC用户的记录汇总,是否能成为纪实影片的一种?

    张建珍:《中国医生战疫版》也使用了抖音上的一些视频,比如一些新闻事件,用户居家隔离期间上传的视频,我们对这些UGC用户上传的视频采取了分屏的方式,它对于我们讲述的中国医生武汉抗疫的故事是一个背景的丰富和补充,它让故事讲述的空间有了更大的外延,故事的层次更加立体。《手机里的武汉青年》成片素材全部来源于短视频平台,这个在国内应该是首创,但在国外已经有其他团队用过这种创作方式了,我觉得这种对短视频素材进行重新组织、架构和剪辑,然后形成主题的纪录片是完全可能的。在这个每个人都可以拿起手机随时随地记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看待世界的角度正在被改变,短视频记录的也很真实,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属于专业的纪录片创作者的某种特权正在被剥夺,所以说既然有这种改变,针对这些已经生产出来的短视频重新记录、组织和提炼,再产出纪录片是完全有可能的。《手机里的武汉青年》以及他们团队即将推出在院线上线的纪录片电影已经说明了这样子的创作方式是完全可以的。

    NEXTWAVE:素材选自网络平台、短视频的纪录片有无什么版权问题?

    张建珍:这是一个法律层面上的问题了,以《手机里的武汉新年》为例,作为一个专业团队,首先他们要和快手平台达成一致,然后快手要取得每一个用户的授权,这也是现在这个时代带来的问题,有更大的便利,同时也会界定更多有关隐私和权益的保护问题。

    NEXTWAVE:能否说说您在纪录片创作初期遇到的最大困难以及是如何解决的?

    张建珍:有许多困难吧(笑),《中国医生》是我拍的第一部纪录片,之前我做的是综艺节目,但不管是做什么,从叙述上来说是讲故事,从和现实的关系上来说是反映现实,尤其是我们要拍给别人看时,它一定不能是只盯着自我和内心的,一定是要反映现实的,不管这个现实是日常生活还是大时代,展现的是一个共性,在这个基础上要解决讲故事的问题。所以既有反映现实的困难,也有表达自我的困难。

    但我觉得困难都不算什么,做任何工作都是困难的,有困难就一个一个去解决。(笑)这也是职业素养和专业性的一部分。

    NEXTWAVE:您率先将海外新颖的节目模式研发及制作体现引进国内,有丰富的节目制作经验,就您而言,制作节目的经验有什么可以应用到纪录片拍摄中吗?

    张建珍:这个是有的,感受也很直接。《中国医生》的观众以女性为主,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做节目有各种考核,最重要的考核标准就是观众喜欢看。要经历过反反复复的审片才能呈现在观众眼前,好片子是审出来的,而不仅仅是个人表达。所以观众意识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是比较重要的。在拍摄一部给大众看的纪录片时,你首先要成为一个好观众,要善于与观众共情。

    但我也很喜欢个人表达式的纪录片,这就需要创作者的坚持和对作品的认真态度,我觉得同学们需要界定好这两种不同的方向。

    NEXTWAVE:我注意到您的纪录片《中国医生》有部分镜头是补拍,您在选择补拍时会有什么注意的方面?

    张建珍:补拍是属于当时拍摄过程中未完成好的、有遗漏的部分,讲故事时有些细节现场导演没有问到,在剪辑时为了更好地、更完整地叙述选择了补拍,不会有摆拍的存在,基于真实是非常重要的。在纪录片拍摄的过程中叙事不完整的情况会经常出现,既取决于现场导演,也取决于现场情况,很多事情来不及问,会导致后期叙事素材不完整。

    NEXTWAVE:能用一句话表达您对青年学生导演的希冀吗?

    张建珍:最重要的是要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去付出努力,在确定自己喜欢不喜欢前要付出努力,所谓的喜欢不是想不想做,只有在付出努力后才有资格说自己是喜欢和热爱这件事的。希望大家热爱纪录片拍摄并为之付出努力。

     

                      采访 |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 吴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