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2017年,爆款综艺或许就在这几类节目模式中产生

    2017-02-08

    彭侃 彦妤 思思

    回顾2016年,综艺节目引进模式之路经历了无数磨难,无论是《中国好声音》的版权之争,还是“限模令”与“限韩令”都将国内的综艺节目引向了原创研发。然而,目前国内综艺市场还不具备成熟的原创能力,借鉴其他国家的创新模式仍是当前的普遍做法。

    不 难发现,国内存在着一个有趣的现象,流行综艺节目往往受到国际趋势的带动,每年戛纳电视节上推介的热门模式类型,常能涌现在第二年国内的荧屏上。例如近两 年,国际上科学类节目大行其道,随后国内也开始跟进,去年央视播出的引进自荷兰的模式节目《加油!向未来》表现突出,今年更有《了不起的科学》、《人机大 战》、《脑洞实验室》等多档节目进入了卫视编排;同样,去年4月戛纳电视节出现了许多宠物类节目,今年浙江卫视、湖南卫视以及视频网站也都开始试水这一类 型;而去年开始成为戛纳电视节热点的婚恋类节目,也将在今年国内的荧屏上全面回潮,《中国式相亲》、《单身战争》等表现抢眼,湖南卫视更在周四晚间开辟了 贯穿全年的婚恋节目带。

    基于这一现象,本文将梳理2016年秋季戛纳电视节呈现出的最新节目模式趋势,这些国际正流行的模式或将很快影响国内的风向,甚至在其启发下诞生新的爆款综艺。

     

    音乐竞赛类


    自 从《好声音(The Voice)》席卷全球之后,各个国家一直都在探索,试图研发出一档能够超越《好声音》的音乐类模式,其中一些节目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例如以色列推出的 《Rising Star》、西班牙的《Stand Up for Your Country》,以及土耳其《Keep Your Light Shining》,但都没有达到《好声音》的高度。

    去年秋季戛纳电视节上,音乐竞赛类节目重新成为焦点,这一波的模式创新主要是从装置、舞美的升级切入。例 如最近哥伦比亚新推出的《更上一层楼》,沿用了《好声音》的导师盲选机制,不过将转椅替换为电梯。十几米高的LED大屏幕旁安装着一部电梯,选手从电梯升 上来,而位于三层评委只能通过选手的声音做出判断,如果两个以上的评委按钮,选手才可以直达演播厅进行演唱。目前节目即将制作美国本土化版本,在美国成功 与否将决定这档节目能否推向国际市场。

    与 此类似的还有来自墨西哥的《下一个我》,以及荷兰的偶像团体选秀节目《下一个男团女团》。前者采用了“声音检测仪”作为选手评判的机制,每位选手演唱后, 大屏幕上的数字软件立即评分,红灯亮起则参赛者淘汰,而导师也只能服从“声音检测仪”的结果。后一档节目则是在评审选择时采用了“升降台”的装置,两大音 乐制作公司的代表作为节目评审选拔新人,当他们为某位选手亮起两盏以上的红灯,该选手的升降台将会降落,直接淘汰。

    另外一种创新的方向是从赛制入手,改变传统的音乐竞赛规则。例 如来自土耳其的《传奇》,节目最大的亮点是借鉴了益智答题类的“挑战自己”机制,为了获得更高的分数,选手可以选择是否进行第二轮、第三轮演唱,但如果分 数比前一轮低,则必须作为最终成绩,参与竞赛排名。这个赛制不仅会影响到选手的竞赛结果,还能在过程中体现出每个人的性格、能力和运气。这档节目从去年4 月的戛纳电视节就开始强势推介,虽然看片会的效果还未达到现象级的预期,但模式仍有其新颖之处。

    除 此之外,还有一档来自挪威的《流量》也颇受关注,目前已被美国NBC购买了版权。这档节目的逻辑是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在传统的音乐选秀节目当中,选手们上传 唱歌的视频,网友点击量前100名可以参与竞赛,然后每周进行直播赛,选手的歌曲直接登陆全球最大的音乐网站Spotify进行人气比拼,最终角逐冠军。 相较唱片工业时代的“销量定成败”,数字音乐时代则凭“流量”选拨人气王。节目不仅融合了网络社交元素,也开创了以市场表现定输赢的新型选秀模式,并带来 了营销和产业链开发的多重价值空间。

     

    恋爱约会类


    婚恋约会类节目是目前最受关注的一个类型,去年几大视频网站推出了《美女与极品》、《黄金单身汉》、《我们的选择》等婚恋类节目,都有不错表现,今年东方卫视的《中国式相亲》和乐禧传媒制作的《单身战争》更是打响开年第一枪,由此看来,这类节目极为有望在今年集体爆发。

    某种节目类型的流行,往往都是在几个标志性的节目带动下发生,近几年婚恋约会类的节目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创新方向,也都源自大获成功的标志性节目。第一类首先是裸体男女在荒岛约会的《亚当和夏娃》带动起来的大尺度潮流,此后出现了意大利的《轻解罗衫》,让男女嘉宾裸体在床上约会,以及德国的《一吻定情》让女嘉宾与15个男嘉宾接吻,进而共度一夜,最后选出一个约会对象。不一而足。第二类带有社会实验的性质,流行自丹麦的《一见面就结婚》,这 个模式通过大数据科学配对,男女嘉宾在见第一面时便先结婚,通过一个月的共同生活,再决定是继续生活还是离婚。在它的带动之下又出现了很多同类节目,例如 将整个恋爱过程反过来的《反向恋爱》,一开始从床上开始,接着举行婚礼,再见家长,最后才决定是否在一起,进行初恋般的约会。第三类主要从相亲机制出发,例如结合社交元素或新技术手段,相较前两类尺度受限,本土化难度大,这一类相对更适合国内学习借鉴。

    今 年火爆荧屏的《中国式相亲》借鉴的就是英国的《见家长》,这是国外婚恋节目中难得在意识形态上与中国接近的一档模式,相亲的男女嘉宾面对的不是相亲对象们 本人,而是他们的父母们,演播室里父母们在挑选满意的女婿或媳妇的同时,还要想尽办法把自己的子女“推销”出去。由于这档节目模式比较成熟,也符合国内父 母操心子女婚恋的现状,所以国内很快就进行了本土化制作,除了《中国式相亲》,今年很快还有另一档相似的节目在湖南卫视播出。

    另 外一档以色列推出的《与她说》,是典型的融合新媒体元素的节目模式,它采用了时下最流行的直播进行相亲约会,女嘉宾在一个房间通过视频直播与三位男嘉宾展 开约会,这三位男嘉宾的胸前都绑着Gopro,可以展现所有的生活细节,唯独看不到他们的相貌。但女嘉宾要通过对男嘉宾生活方式观察在未见到真面目时便做 出选择,最后经过一天的互动,三位男嘉宾将来到房间,女嘉宾选择的哪位会是长相、身材最好的男嘉宾吗?悬念和反差十足。

    与 此类似的还有一档《智能恋爱》,主要应用智能手机为陌生男女搭线。现代社会中,智能手机几乎变成了人类的一个器官,通过手机可以深入了解一个人。因此,节 目中的男女嘉宾第一次见面就互相交换手机,24小时内可以随意使用对方的手机,窥探一切软件和信息, 还可以联系对方的亲友、同事深入了解对方。最后双方再次见面,归还手机时再表明约会意向。这个节目不仅满足了观众的窥私欲,也贴合了社会流行趋势,自带话 题热点,同时智能手机作为关键道具更为节目带来了深度植入的商机。

     

    情感治愈类


    情感治愈类是本次戛纳电视节主打的一个节目类型。过去这个类型属于小体量的节目,并不算主流的节目类型,但是由于国外遭遇经济危机之后,人们对于情感慰藉的需求增多,所以情感治愈类的节目开始大量地出现。通过借鉴这类节目模式,或许有利于对国内洒狗血式的情感调解类节目进行升级改造。

    以 色列推出了一档《快进人生》与现在中国流行的穿越类模式较为相近,不同的是国内大多是穿越到过去,而这档节目是从现在穿越到未来,借助时空穿越来治愈人 心。节目每个星期都有一对情侣通过特效化妆, 变身20年后、40年后、60年后的模样,去体验“梦想成真”、“不得不面对的恐惧”以及“人生的遗憾”三种人生情景,以此反思他们当下的生活,解决情感 的困难,并寻找新的人生答案。

    另 一档美国的《匿名信》是一档友情主题的节目,贴合了现在的闺蜜文化、基友文化。节目中四个好朋友分别随机抽取一位朋友的名字,给对方写一封匿名信,表达自 己对这位朋友最真实的想法,并提出一个期待对方改进的任务。一周时间内,每个人都要按照匿名信的要求生活,一边猜测信的作者,一边反思自己,最后四个朋友 再次相聚,揭开真相,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获得了新的启发,同时友谊也在考验中得到升华。

    以上两档节目的模式感都来源于借助仪式化的环节让参与者获得全新的人生体验,而另一种方式则是引入道具装置来实现节目模式的创新。例 如以色列推出的《盒子》基于心理学原理,设置了装有监控设备的方形空间,中间隔着一面墙,一位面临情感难题的参与者坐在一侧,当墙门打开,才能知道隔壁的 人是谁,而他们必须解开心结,才能走出“盒子”。这一过程中,“盒子”这个特殊的密闭空间对节目嘉宾会造成适当的心理压力,迫使他们必须直面问题,同时屏 幕上还有一位协调员与他们实时沟通,帮助他们打开心结。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是符合主流价值观,体现正能量的情感治愈节目。例如英国版《客从何处来》原版团队打造的《回到过去》中,一些曾经度过艰难岁月的普通人带领观众回顾自己的人生,同时再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帮助其他人。某种程度上,这档节目将治愈对象从个人上升到了社会集体的高度,赋予了情感治愈类节目更大的社会意义。

     

    科学娱乐类


    自去年开始,国际模式界就掀起了一阵科学娱乐节目热潮BBC的创意总监更是大胆预测科学类节目必将成为下一个节目热点。一年后,这股流行旋风的势头依旧强劲,影响范围仍不断扩大。

    科学娱乐类节目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成为电视业的一匹黑马,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电视节目不断创新的需求,希望在新的细分类型取得突破。其次,科学技术的急速发展,为科技节目多样化、震撼化、娱乐化的呈现提供了充足的内容支持。再者,科学娱乐类节目在创新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汲取它类节目的营养,最大化的打开思路,与户外真人秀、脱口秀、益智答题等其他节目形态的完美“混搭”,使该类型节目形态吸引力逐渐增强。

    在 去年科学娱乐节目的崛起大潮中,出现了多档备受关注的节目,其中包括将未来科幻世界现实化的《机器人大战》。《机器人大战》于1998年在英国电视台开始 播出,之后被美国、德国、日本等27个国家引进。时隔12年,英国BBC宣布再度“复活”这一经典科学节目,采用最新的防弹玻璃舞台,对战机器人也搭载了 全新的科学技术和工艺,不论是性能还是外观都全面升级,节目的激烈程度堪比大片现场。

    挪 威2016年推出的《命悬一线》也因其极致“玩命”的实验内容以及“诗意”的视觉呈现,备受热议。这档节目每期围绕一个科学定律,以若干小实验铺垫,最后 呈现一场以生命做赌注的“命悬一线”的大型惊险实验,例如“水下射击”,“电话本蹦极”等,为观众带去最极致的科学狂欢。

    ITV 的《这里不是火箭实验室》则以最前沿的高科技展示和人机对抗的悬念,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韩国2016年中秋节的推出的试播节目《科学还是魔术》,创新的 将“真实”的科学实验和“骗人眼球”的魔术进行对比,探索科学和魔术的奇幻世界。此外,丹麦2016年底开播的将网络观众互动、科学实验、Bingo游戏 相结合的《中大奖》也收获了不错的口碑。

     

    社会实验类


    社会实验类节目一直以来都是欧美国家的主流节目类型,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相关。当 人们的物质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就会开始探索精神层面的问题,尤其是最近几年欧美国家经济开始下滑,很多人开始反思社会制度等问题。但这类节目大部分并不适用 于中国,目前国内社会阶段不同,纯娱乐的节目还是市场主流,不过了解这类节目有助于开阔视野,而且部分节目的元素和创意也有值得借鉴之处。

    去 年韩国推出的《模拟社会》是CJ和Endemol首次联合研发的节目,因此节目也带有《游戏的法则》加《幸存者》的特征,首先节目的场地就非常独特,一个 圆形村落划分为三个区域,22名选手分为两队,一方实行“民主”选举领袖,一方实行“独裁”,每天“两个社会”将在“中立区”进行比拼,败方必须淘汰一名 选手,而坚持到最后的一人可以获得巨额奖金。节目通过这种模拟社会的游戏,探讨的是领袖与制度的问题,联想到韩国目前的政坛风波,这档节目尤其具有现实意 义。

    另 一档荷兰推出的《研究所》趣味性较强,它根据人口统计学特征从全国范围中挑选100人作为被测试对象,两位科学家将通过各种研究任务去观察他们,获得一系 列问题的答案。而这些问题承担了这档节目的笑点,例如,怎样才是吃拿破仑蛋糕的正确方法?男性和女性谁更具备冒险精神?看似滑稽搞笑的问题背后,都从社会 实验式的研究中得到科学的解答,因此也是一档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节目。

    另外一类节目模式社会实验的性质更强,节目主旨也偏严肃。例 如《滚出我的房子》让100名选手在一栋房子中共同生活40天,房子里的生活资源极少,他们不能走出房屋,必须通过建立规则,用10万欧元现金来解决40 天生活的问题,坚持到最后的一个人可以获得巨额奖金,以此展现资源匮乏的状态下人性的善与恶。另一档《阿姆斯特丹计划》则聚焦城市中的流浪者,从中挑选五 人分别提供一万欧元资金,在半年的时间内跟踪拍摄,观看他们生活的变化。这档节目从公益目的出发,又具有命运突转的戏剧性冲突,对中国来说,或许不失为一 个本土化尝试的方向。

     

    跨屏互动类


    在过去几年戛纳电视节上,跨屏互动类模式都是受关注的焦点,直播、社交媒体、移动端APPVR在节目中的应用变得越来普遍,无论国内国外,多种媒介与终端的兴起让注意力分散变成事实,节目观众也培养起多屏之间不断转换的新收视习惯,据统计,观众平均每小时会在不同的媒介平台间转换达27次之多,几乎每两分钟就会切换一次平台。未来跨屏互动的设置或将成为成功节目的标配,因为在多屏并起的时代,只有通过激发不同平台间用户的转化与共振,才能激活节目的影响力。

    最 近BBC推出的《笨蛋与智能手机》是国际上广为关注的一档节目模式,每期节目是一位喜剧演员搭配一名网红,去到国外的一些极端环境体验极限生存,例如穿越 无人沙漠、跨越严寒异常的雪域平原、穿过人流嘈杂的中东市场……他们只能依靠智能手机,通过直播或社交媒体向网友求助,而网友也可以全程关注他们的探险旅 程。节目在传统的户外挑战类模式中加入了社交媒体的元素,同时也带来了手机品牌深度植入的商机。

    另 一档美国的《狩猎者》在网络视频平台Go90进行直播和点播。这档节目来头很大,由电影明星本·阿弗莱克和马特·达蒙联袂领衔出品,强大的制作团队保证了 节目惊险刺激的电影大片质感。节目发动全民参与,一名奔跑者和5支追捕队通过直播展开追捕,奔跑者要在30天内试图穿越美国全境,而网友可以在社交媒体上 为5支追捕队提供线索,帮助追捕队抓住奔跑者,同时争取奖励。

    去年开始,与《狩猎者》类似的猫鼠游戏类的模式已被引进国内,《看你往哪跑》就是来自瑞典的《RUN!》,而深圳卫视也购买了英国大热模式《Hunted》。从当下这类节目的大量涌现可以看出,这种户外游戏+直播的模式也许是跨屏互动最具潜力的创新方向之一。

    还有一部分节目是通过应用先进的视频技术来达到非凡的观看和互动效果。例 如挪威最新推出了一档《迷失时间》,节目中三位参赛者进行游戏比赛,分别被送到不同的时代,如狂野的西部时代,冰河时代,中世纪或侏罗纪时代,并且展开与 时间对抗的一场史诗级挑战。但节目最精彩的是,通过应用IMR技术,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可以通过移动端App实时参与节目竞赛,并看到真人嵌入到电影级虚 拟场景的神奇景象。

    当 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电视行业也遭遇了瓶颈时期,平台与制作方都变得更加保守,爆款的出现也越来越难。从去年戛纳大热的几个节目类型来看,大多数都 选择了微创新的路线,首先是在舞美装置上进行创新,打造独特的模式点,第二种是融合互联网、新媒体和最新技术,加入直播、跨屏等互动手段,第三种则是紧追 社会流行热点,找到新颖的节目概念。回到中国来说,今年婚恋约会类和音乐竞赛类明显势力强劲,而其他几个类型还值得再进一步挖掘。

    总的来看,今年国内的节目原创必将面对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引进国外节目模式的限制更严,另一方面国外流行节目模式的本土化门槛也在变高,可以直接复制的模式逐渐减少,但仍可以从创新的手段和思路上进行借鉴。了解国外节目模式创新的趋势与内在规律,变得更加重要。

    本文整理自乐正传媒副总裁彭侃博士的讲座内容。由陈彦妤、肖冥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