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面对校园欺凌,荷兰电视台推出了轰动全球的《反欺凌计划》

    2017-01-09

    近 几年来,校园欺凌问题层出不穷,从江西永新多名女生围殴一名女生,到15岁少年不堪凌辱服毒自杀,再到最近广泛流传的“中关村二小事件”,校园欺凌已经发 展成为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事实上,校园欺凌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顽疾。在美国,大约四分之一的孩子是校园欺凌的长期受害者。在韩国,9到17岁的儿童,每三 人就有一人遭受过校园暴力。面对这样的社会现象,2014年一家荷兰电视台制作并播出了一档聚焦校园欺凌现象的节目《反欺凌计划》,以隐藏摄像机的方式,窥视看似天真无邪的校园里,不为人知的阴暗一幕,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的反响。

    聚焦校园欺凌顽疾 

    荷兰真人秀成国际爆款模式

    每 期节目中,两位教育心理学专家出身的主持人Johnny和Dennis会去往一位被欺凌学生的家中,拜访他和他的家人,了解所受欺凌的情况和家庭背景等信 息。为了进一步了解欺凌事件的具体细节并留下证据,节目组将给学生一个装有针眼摄像头的背包,用以记录校园里不为人知的一切。在拍摄最少一周的时间之后, 学生、家长和主持人会一起观看隐藏摄像机所记录下的内容。为了解决欺凌问题,主持人将与学校负责人通话,争取一次机会,让被欺凌学生与欺凌方共同观看视 频,同时引导同学进行讨论和反思。几个月后,主持人还会对当事人双方进行回访。上一次的会面让欺凌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被欺凌方的人生是否回到正确的 轨道上呢?

    《反欺凌计划》由SkyHigh制作,于2014 年4月28日在RTL5电视台播出。超过95万观众观看了第一期节目,收视人数位列荷兰电视收视史上第21位。尽管因受到当事人起诉,频道原定播出七期的 节目,仅仅播出到第四期就夭折,但在国际上还是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反欺凌计划》播出后,节目模式输出到了英国、美国、意大利、丹麦、以色列、德国等11 个国家。意大利和西班牙版《反欺凌计划》已经于2016年相继播出,其中意大利版第一期节目在20-34岁观众群中获得了19.2%的收视率,远远超过播 出频道的平均收视。不仅如此,节目更在2015年赢得电视行业“最佳真人秀大奖”的殊荣。

    隐藏摄像机揭露校园欺凌真实一面。

    孩子是天使还是魔鬼?

    隐藏摄像机揭露校园欺凌真实一面

    在《反欺凌计划》第一期节目中,主人公约迪尔是一名看起来高大健康的大男孩,崇拜詹姆斯邦德,喜欢篮球,热爱运动。但事实上,没有朋友的他大多数时间里都孤单的宅在家里。

    而他遭到同学欺凌的原因仅仅是长着一个比较大的鼻子。

    同 学们给他取外号“匹诺曹”,并时不时的嘲笑,谩骂甚至踢打他。只要他稍加反抗,便会受到更加猛烈的欺凌。他向学校报告过,家长也与校方进行过交谈。学校唯 一的解决方式就是与当事人进行谈话,然而谈话往往只能为约迪尔赢得一天的太平生活,之后一切又恢复原样。为制止暴力行为,学校曾经开除一名欺凌约迪尔的学 生,但是来自其他学生的言语和身体的攻击没有丝毫减少。

    不得已,约迪尔只能写信给节目组寻求帮助。

    为了了解欺凌的具体细节,也是为了收集更多的证据,约迪尔戴上了节目组提供的前后装有隐藏摄像镜头的背包,一旦欺凌将要开始,约迪尔只要打开背带上的开关,摄像机就能不为人知的记录下当时所发生的一切。

    结 果,摄像机记录下的视频让每一个人都大为震惊。从视频中可以看到,每当约迪尔一来到学校,自行车还没有停稳,当天的“问候”就接踵而至。有人用身体冲撞 他,有人推推搡搡,也有人直接对他拳脚相加。来到教室,新一轮的欺凌也随之而来,其中夹杂着“便宜货”、“匹诺曹”、“智障”各式各样侮辱人的嘲讽和谩 骂。隐藏摄像机以第一人称视角记录下当时发生的一切,让人在观看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感同身受的感觉,也就使得校园欺凌的残酷更加触目惊心。人们印象中单纯善良的学生,在老师家长看不到的地方,变成了小恶魔。

    尽管为了保护学生隐私,所有人的图像都打上了重重马赛克,声音也经过处理难以辨别,但画面带来的冲击感却没有减轻分毫。约迪尔全家人围坐观看时,就连一向坚强的父亲都忍不住流下痛苦的泪水。

    为 了解决约迪尔班级上的欺凌现象,主持人与校长联系,希望校方能够支持他们的反欺凌计划,让约迪尔的班级能够聚在一起共同观看这段视频,了解自己所作所为的 严重性。尽管过程充满波折,校长以“不了解具体情况”、“担心可能出现隐私泄露问题”等为理由,私下向所有家长发出一份邮件,声明学校将退出节目组的反欺 凌计划。好在经过节目组百般争取,终于让校长看到了这段视频证据,受到强烈冲击的校长最终同意安排主持人与约迪尔全班进行一次会面。

    欺凌双方当事人的会面是节目最后的高潮部分,也是最为揪心的部分。实施欺凌的学生们会不会来?看过视频后会真心悔过还是变本加厉?这场尴尬的会面之后,受欺凌的学生又会面临什么样的处境?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994524433/641

    好在约迪尔是幸运的。他的同学们在看过视频后,有人表示自己常常会看到欺凌事件发生,但以为双方只是在打闹;有人勇敢的坦言自己就是实施欺凌的一方,并为自己的行为忏悔,表示此前并没想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也有同样遭受到欺凌的同学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不禁流下悲伤的泪水。

    人 们总以为“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却常常忽略了不成熟的孩子会比成年人更接近人类的动物性,更难控制自己的欲望与冲动。因为尚未经历文明的教化,“弱肉强 食”这样的自然法则在孩子们中间也往往体现的更为野蛮暴力。好在孩子也同时具有更强的可塑性,当他们走上错误的道路时,只要经过正确的指引和教导,仍有很 大的希望能够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

    坎坷的播出经历,

    饱受争议的《反欺凌计划》

    《反欺凌计划》大胆的以“欺凌”这个充满争议的敏感话题为主题,在播出之前就已经引发全国范围的热议。播出后更是持续数日霸占各新闻媒体的头版头条,一时间民意沸腾。

    一 方面,节目通过一个个具有社会实验性质的案例证明,“反欺凌计划”的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方法。大多数参与节目的孩子都真正的摆脱了困 境,与同学重新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关系;另一方面,节目中展现出的赤裸裸的真实案例,也让人们真正意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程度,其影响力甚至迫使荷兰国会正式 将欺凌问题提上议事议程。

    然而鼎沸的舆论热度、富有社会价值和正义感的选题、让人感同身受的欺凌场景纪实等等这些优势给节目带来的并不全是幸运。

    先是有多个学校以保护隐私为由反对反欺凌计划这个项目。表示如果节目坚持播出,将诉诸法律手段。

    在节目于四月播出后,更有一位名叫Einstein的学校负责人在家长的支持下起诉RTL电视台及制作公司Skyhigh TV,要求他们停止播放隐藏摄像机所拍摄的视频资料。原因是有学生在参加反欺凌计划后,反而受到了更为严重的欺凌。

    这 名被欺凌的孩子在与全班观看视频之后,受到了整个校园的排挤,不仅学生们一见到他就殴打他,并嘲笑,“怎么不跟RTL电视台告状啊?”。就连不认识的老师 也会在课堂上拿他开玩笑。为了保证这名学生的安全,学校一开始把他安排在教职工办公室进行学习。之后情况愈演愈烈,校方不得不以“无法保证他的人身安全” 为由,劝其退学。

    五月十六日,Lelystad法院Einstein判决Einstein胜诉,要求RTL不得播放用隐藏摄像机拍摄的画面以及最后的同学集会画面。如果继续播出相关画面,则会被处以25万欧元的罚款。不得已,《反欺凌计划》在播出四期节目之后,草草收场。

    对此,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电视专家Joke Hermes表示,有“欺凌”这个超级话题的加持,“《反欺凌计划》极富电视节目所需的情感张力和 紧张的气氛,甚至还存在从“恶”到“善”的戏剧转变的可能性。这一切注定了《反欺凌计划》是一档吸引人的节目。”但是“欺凌”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话题, 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种种复杂的领域和因素。《反欺凌计划》尽管有着善意的出发点和较高的社会价值,但其本质仍然是一档真人秀节目,难以真正成 为“校园欺凌”的解决途径。在制作类似具有社会实验性质的节目时,如何在节目效果和实验科学性之间实现平衡,这是一个制作节目过程中必须慎重思考和严加论 证的问题。